建國后,隨著國家機械工業的迅速發展。民族地區機械工業也得到較快地發展?,F在,從制造一般機電產品到制造大型復雜地精密設備,甚至已達到生產電子產品,并在各省區已形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。布局目趨合理、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現代化機械工業系統。并出現了一批如交通運輸設備制造、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、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制造等門類的機械工業基地,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、銀川、烏魯木齊、昆明、貴陽、南寧、柳州、梧州等市。
民族地區機械工業目前前仍不能滿足其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。主要問題是:雖然發展較快,但基礎差,生產水平較低,設備陳舊消耗高,經濟效益差,交通不便,信息不靈,應變能力差,管理落后,產品單一,缺乏競爭力等等。所以,近幾年來各省區在“調整、改革、整頓、提高”的方針指引下,以經濟效益為中心,狠抓機械工業的高速和改革、技術改造、產品更新,使機械工業得到更加協調、健康地發展。
我國人口眾多、地域遼闊,隨著國家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,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,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化,更加注重生活質量,勞動力成本將持續攀升,設備替代人工成必然趨勢,因此機械設備需求也必將多品種、多樣化。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部分產品仍將保持旺盛需求,譬如為了解決運輸瓶頸,鐵路投資持續增加,相關設備需求旺盛;為了解決電力短缺,近幾年國家加大電站及輸變電建設力度,未來幾年電站建設仍將保持在高位,輸變電建設將保持快速增長;新農村建設、鐵路投資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等都將拉動工程機械旺盛需求。 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,且空間巨大 隨著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、產品技術升級,國內產品正在逐步替代進口,且空間巨大。
從目前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和機械工業的增長潛力看,機械工業發展既面臨挑,又有許多機遇。機械行業未來五年發展前景樂觀 機械行業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關系密切,“十一五”期間我國經濟增速略低于“十五”期間的增速,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將較“十五”期間有所減緩,但預計幅度不會大,2007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在20%以上,在振興裝備政策推動和外銷強勁增長拉動下,機械行業將繼續朝著持續向上的方向健康發展。